English

春节的心情

1999-02-17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我愿意以我的心情迎接春节,以这样的心情问候朋友,问候父老乡亲。

这些年来,收到各地朋友贺卡的时间是越来越提前了。用贺卡祝贺元旦还算顺理成章,因为元旦毕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;但再往前赶,非要把圣诞节也一起捎上,就有些经不起推敲:那是耶稣的生日,如果不是货真价实的基督徒,看重圣诞节就难免有攀附他人门庭之嫌,好像专为隔壁某人的老爸无端地过生日似的。

我在元旦前一概只收贺卡,连带也小心翼翼收下了各地朋友的那份情谊。寄贺卡则只在元旦后,问候朋友们的也只是春节。我也知道这样做不怎么合乎道理,但是我喜欢。如果填写考试卷子,新年的开始当然只能填元旦,可是有多少人会喜欢考试?没有多少道理地喜欢春节,凸现出来的不是理性而只是感情。

我想,我就是真正带着感情,用贺卡向着天南海北的朋友来问候春节!问候万象更始的春的来临!

在我看来,中国人其实是世界上最富有人情味的民族了。比如节日,中国的春节、元宵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……缘于更迭的时序,与世俗生活密切相联,迷漫着的,往往是浓重的人情味与诗意。这也许是漫长的农耕社会的文化遗留,但农耕时代,不正是充满着人情味和诗意的时代?只要稍微上了一点年岁的人,在今天来回忆“经典”的春节习俗、清明礼仪乃至中秋节的祭月等等,心里泛上来的正是那种温馨的人情和淡淡的诗意,尤如面对一张发了黄的儿时照片。

所以若是从民俗风情的角度来说,极左肆虐的“文革”,以“阶段斗争为纲”最后摧毁的,正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古老的文化遗留,当然也一并摧毁了宝贵遗留中的人情与诗意。理由是现成的——迷信。其实有多少中国人在送灶王爷上天或祭拜月神的时候,是把这样的传说当作信仰,从而顶礼膜拜的呢?摧毁了这一切的结果,是造成了真正的迷信——现代迷信。在这时候,被驱逐了人情与诗意的节日,能够剩下来的就只有“吃”了。于是不管什么节日,大多数中国人中国家庭想得起来的就是“吃”:在家里吃,去亲朋好友家吃,上餐馆预定吃……花样翻新而不离其宗。春节而今成了商家角逐的上好良机了,而传媒频频提醒大家的,也往往是“春节聚餐须注意”一类。

而春天就在大家的觥筹交错声中悄然走近了:湖畔泛黄了的柳丝、田野向阳处的一抹新绿、墙角愈发青翠了的苔痕、檐下忙碌起来了的飞燕……还有若有若无的和风中传达的气息,波光粼粼的水面似隐似现的游鱼,倚着家门享受阳光的老人和满脸通红跑来跑去的孩童,青年男子竭力保持的矜持和花季少女两颊的微红……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春天。

春节,作为春天的使者,是大戏开演时的一记响锣,是黎明破晓之际的一束曙光,是大雾弥天时一声清脆的歌唱,是幽深古道上一簇鲜亮的杜鹃花。

充溢着浓郁的人情与诗意的春节习俗,也许真的这样一去不复返了罢?现代商业经济的铁蹄,也许一样会匆匆忙忙地辗过所有的中国节日罢?但我的固执一样经久不变:我愿意以我的心情迎接春节,以这样的心情问候朋友,问候父老乡亲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